上接头部版)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我市扎实推进粮食生产管理工作,切实做到应播尽播、能种则种。“我市明确‘冬小麦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目标,今年赵县小麦种植面积约为58万亩,种植的‘石新828’‘藁优2018’‘冀麦765’等小麦,都是经过挑选适合本土种植的优质品质。”赵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开藁城区绿之宝家庭农场的粮仓,只见玉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金黄。“在区农业部门指导下,我用200亩土地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捧起一把大豆,农场主刘和宾兴奋地说,“经过初步测算,玉米产量能够达到每亩1300斤,大豆目前还没收获,不过看长势,收成肯定也很理想!”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藁城区引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逐步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既能保证播种密度和增产效果,又能充分利用农机具。
除了忙着自家农业生产,刘和宾还为周边乡镇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服务,“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到产后,代耕代种、机播机收、统防统治,农民需要啥,咱就能提供啥。”
“这些天,我去过不少农户家,大家普遍反映收成挺好。”刘和宾笑着说,“现在大部分农户都在认真准备秋种工作,就按这股劲头,明年大伙儿还能迎丰收!”
在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单杨村的善福农场里,枝繁叶茂的树上挂着已经成熟的苹果,十分喜人。
“入口又脆又甜,果然好吃……”果园里,游客张畅品尝起刚刚摘下的苹果,不由得赞叹道。听到游客夸赞自家的苹果,单冬生笑在脸上、喜在心里,“我们让牛奶代替钙化剂给苹果补钙,苹果挂果以后,每隔15天用机械喷牛奶,不但可以达到消病菌的效果,同时提高钙的吸收。”
如今,牛奶苹果不仅是单杨村的一张“金名片”,也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果。“我在农场打工,一天蕞多能挣百十来块钱哩,过去在外面打工可挣不了这个数!”在农场帮工的单杨村村民张西芹说。
“去年农场牛奶苹果销售额达到282.5万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肯定不比去年差!”搭过张西芹的话茬,单冬生信心十足地说,“今年咱继续带着张婶儿和其他村民一块儿致富增收。”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种植,让枝头硕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助力乡村振兴。
在深泽县深泽镇东王庄村的大棚里,火龙果藤架上的青藤枝条碧绿粗壮,犹如一个个“红灯笼”,让人垂涎欲滴。
“今年火龙果的亩产量能达到3000斤,而且采摘期可一直持续到明年1月份。”丰收的喜悦让大棚负责人王伯赦充满干劲儿,“现在我这儿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和拍照打卡,收入也十分可观。”
当前,深泽县通过政府引导等方式打造现代农业新业态,大力发展火龙果等特色水果种植。如今,该县一批批结合村情实际、产品特色鲜明、市场潜力大的林果产业项目正不断壮大。
近日,在赵县安家庄村,冀华星果品专业合作社的梨园里,梨香扑鼻。
“梨树树龄大多在百年以上。”放下手头工作,合作社理事长安青川向记者介绍道,“在我们的精心管护下,古梨树每年都能结出‘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的雪花梨。”
冀华星果品专业合作社采用有机标准管理,每年将雪花梨的亩产量控制在2500公斤左右,全力保证梨果的品质。“前不久,我们委托专业机构对雪花梨的农药残留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我们的雪花梨各项数据都非常优秀。”安青川说,目前他们的雪花梨已完成有机食品认证。
突出的梨果品质,为合作社带来新的商机。在“只有赵州”雪梨膏制作工坊内,几名工人有的在擂梨析汁,有的在熬制梨膏。“一瓶上好的雪梨膏从挑梨到成膏,需经过三蒸一晾、反复擂捣等多道工序。”工坊负责人刘畅介绍。
“想生产出好的梨膏,高品质梨果是基础。因此,我们与赵县冀华星果品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手作梨膏全部使用合作社按照有机产品标准种植的果品。”刘畅说,“因为梨膏能够化痰、止咳、润肺,很多人都会购买我们的产品,在家备上一瓶雪梨膏。”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果品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梨果深加工,赵县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成16条先进生产线,产品包括梨汁、梨酒、梨膏等。
目前,该县已经形成梨果生产—贮藏—加工—包装—运销的产业化链条,整个产业年产值达60亿元,13万农民主要经济收入直接来源于梨果生产,约3万人从事梨果冷藏、运销、加工等相关产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