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变样”造就九成违规盘石家庄楼市整肃风暴升级
河北省住建厅近日发布的一则信息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2011年以来,全省11个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共开工房地产开发项目3386个,存在违法问题的2079个,违法比例61.4%。其中“石家庄市违法项目比例高达93.8%”引得舆论哗然。
对此,已经持续了一年半的石家庄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再次全面升级。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到,违规项目全部停工整顿,售楼处也都是大门紧闭,没有了平日里的喧嚣。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整顿的深入开展,一批规模小、问题多的企业将会被逐步淘汰,而操作规范、实力雄厚的房企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使石家庄的整个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3月24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来到素有“售楼处一条街”之称的建华北大街与和平东路附近,该区域汇聚了海语城、外滩森林、长瑞上城、博雅盛世等多个楼盘的售楼处,记者观察发现,这些售楼处全部大门紧锁。
在博雅盛世售楼处,一名留守保安表示:“现在又在严查呢,我们这个项目手续不全,所以领导就让关门了,售楼人员都放假回家了,什么时候上班等通知。”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不仅是违规项目的售楼处关门停业,施工现场也都处于停工状态,记者在建设北大街的永嘉公园城项目现场看到,工地上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塔吊和车辆都已停止施工。门卫称“大概五六天以前就停工了,据说因为缺一个许可证”。
据记者了解,石家庄的楼市严查整顿从2013年7月开始,一年半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整顿再次升级,与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发布的一则信息不无关系:2011年以来,全省11个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共开工房地产开发项目3386个,存在违法问题的为2079个,违法比例达到61.4%。其中,石家庄市、保定市违法项目比例分别高达93.8%、84.9%,问题较为突出。
3月11日,河北省委第七巡视组向石家庄市反馈巡视巡查情况。巡视组明确表示,石家庄“在土地出让和房地产开发建设方面,存在欠缴或者随意减免土地出让金,未办理土地证、规划许可证等手续或手续不全,私自改变规划、增加容积率等违规违法问题”。在提出的意见建议中,巡视组希望石家庄“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下大力度依法解决好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要下决心继续抓好对房地产市场的专项整治,严格执法执纪,严肃依法依纪问责”。
3月13日,在石家庄城建工作调度会上,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针对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做出表态,“全部整改工作,由市委负总责,我任头部责任人,常委同志分工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全力抓好整改”。
同样是3月13日,石家庄市房管局迅速做出反应,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对全市房地产企业开发资质检查的通知》,表示将对全市四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企业资质及开发项目情况进行检查”。记者注意到,对开发项目的检查做得非常细致,其中包括项目地址、取得“五证”情况、是否存在超资质开发、是否存在违规销售等13项检查内容。
河北省住建厅的公开信息显示,石家庄市内四区上报2011年以来开工建设的房地产违法建设项目共计540个,其中103个属小产权房,未取得土地证的311个,未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263个,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00个,未取得开工证366个,未取得土地证、专项整治已整改到位的40个。而取得三证的只有54个,仅占一成。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项目存在违规行为呢?石家庄市房地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水源认为,出现大面积违规项目,是历史政策、政府管理和开发商三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
李水源告诉记者,石家庄大规模城市建设要追溯到2007年,当年12月,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冀政〔2007〕138号),正式提出“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在石家庄城市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实现三年大变样。为了达到目标,石家庄大搞拆迁改造,并以土地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
在当地人的记忆中,开展“三年大变样”期间,石家庄市区到处是建筑工地。其中27个城中村,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被拆迁改造,石家庄市甚至提出了“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口号,并以“石家庄速度”在全国引起轰动。
“其实,现在出现这么多违规项目,与此前的‘三年大变样’规划有一定关系,当时只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有效管理和规范,导致石家庄地产项目的普遍违法现象。”石家庄资深地产人士殷丽欣告诉记者,“很多项目都是无证销售,有的甚至刚挖地槽就开始销售,人们对此都习以为常了,这就导致连锁反应,违规预售愈演愈烈,反而取得‘五证’后再销售显得不正常了。”
李水源也表示,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程序比较复杂,涉及环节多,而政府部门之间在行政审批和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上配合不当,导致审批时间过长,很多房企急于求成,往往会采取先开工建设,后补办手续的做法。同时,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在前几年大拆大建期间,石家庄房地产企业急剧增加,蕞多时达到1400余家,而一级资质仅5家,二三级资质189家,众多企业良莠不齐,行业混乱情况可想而知。
3月22日,石家庄市房管局房产稽查大队兵分两路,分别对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和桥西区的近10个房地产项目进行常规巡查,其中长安区御景江山、兰亭、紫林湾等房地产项目,因手续不全,咨询处被强制关停,保利花园、锦融尚御手续齐全,售楼处正常营业。“自去年房地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已经对违规销售的25个项目进行行政处罚,罚款172万元;对167家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约谈教育;注销了99家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关闭了103个不具备销售条件的售楼部。”稽查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的项目基本没受到影响,作为上市企业,我们一直操作都比较规范,也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打造天山品牌。”天山集团办公室主任杜家林告诉记者,“现在的购房者比以前成熟多了,买房子首先要看是否‘五证’齐全,然后看房子的质量和环境,所以一些靠违规手段开发的项目将会彻底失去市场。”
“过去有点人脉、资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做项目的可能性,已基本没有了。”李水源告诉记者,其所接触的几家地产公司由于资金链吃紧,正考虑清盘后转型,或打算将项目打包转手。“此轮整治过后,我相信石家庄地产行业将面临‘大洗牌’,管理不规范的小公司将退出历史舞台,大公司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