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宣传富民产业典型是我的职责
作者:辛集市政协委员、辛集市融媒体中心对上部副主任董燕
作为一名新闻出版界的政协委员,做好宣传工作是本职工作所在,而大力宣传富民产业的典型,推动全民致富,是我近年来工作的着力点之一,对辛集市位伯镇的手套产业宣传即是一个实例。
2018年夏天,我又来到位伯镇调研,在店铺林立的繁华街道旁,一个个手套生产厂便映入眼帘,“刚接了不少订单,现在正在加紧赶制。”厂房门口手套厂负责人李清河一脸高兴地说。
20世纪80年代,位伯镇的村民们开始从事童帽生产和加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生产企业,位伯镇逐渐成了远近有名的“童帽加工”特色乡镇。2006年,受市场等因素影响,童帽生产商纷纷转行改做布艺手套生产加工,成熟的生产技术,加上良好的市场机遇,位伯手套生产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李清河的生意随着位伯手套产业的升级而不断发展着。流水线前李清河说:“我这个厂子有20多名工人,一天能生产1000多双手套,机工每人每月收入2000-3000元。”
走出李清河的厂区,我沿着府前街这条位伯镇的中心街一边继续前行,一边随意地走进街道两侧的手套生产厂房,我发现,虽然生产规模不同,产品功能款式不同,但是每家工厂的缝纫机都在飞速旋转着,全镇整体进入了“生产时间”。据统计,府前街聚集了位伯镇近80%多的手套生产商。位伯镇如今的手套生产厂家有3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5亿元,销售份额占据全国布艺手套市场近70%。产品还远销欧美、中东等国外市场。
为了将这项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近年来,位伯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走访座谈,制定了“整体打造地域品牌”的发展思路。引导、扶持企业转变过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整合资源优势,抱团发展,做大位伯手套产业。
去年6月18日,位伯镇召开了首届全国手套订货会,邀请全国各地客商,共聚一堂,洽谈投资合作,共谋发展大计。位伯镇领导介绍说,“这次订货会我们本来发出700多份邀请函,结果来了1000多名客商,据初步统计,三天时间里这次手套订货会共签订订单额8000多万元,意向订单1.5亿元,收获真大。”
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政协委员,我感到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富民产业宣传出去,让更多村民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帮助,实现增收致富。
于是,调研活动结束后,我马上采写了反映位伯手套发展的稿件,《辛集发布》微信公众号蕞后以《位伯镇出大名了》刊发,阅读量10万+,同时另一篇稿件《家庭微工厂撑起一片绿荫》在新华社刊发。不久,辛集市王口镇中曹村党支部书记带着20多名村民去位伯镇取经,希望在该村设立加工点,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双方就具体合作进行协商。
面对这项富民产业的现状,引发我深深思索。纵观优秀企业的发展轨迹,我想位伯手套这项富民产业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做的事情还有不少。
首先,清洁生产。位伯手套现在还是前店后厂的模式,今后应该朝着现代化的厂房,标准化的设备、科学化的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和迈进。
其次,创品牌。位伯镇手套生产商有300多家,但还没有品牌保护,需要树立、强化品牌意识,创几个河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也可以申请自己的地域性商标,提升产品在全国的竞争力。
第三,建市场。位伯镇手套生产目前基本是分散经营,存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的现状。应建立专业的市场,形成规模化的经营管理,提高共同抵御市场的能力。
第四,不断创新。位伯镇手套生产目前种类多以布艺休闲保暖手套为主,产品还比较单一,可以探索开拓运动手套、餐厨手套、建筑用手套等等,占取更多国际市场份额。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冀ICP备06000849号-1
网站主办: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