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 聚焦园区 石家庄桥西区文化创意产业
近日,河北焦氏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的“燕赵文化”系列茶器开发项目,获得桥西区政府拨付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50万元。董事长焦辉激动地对记者说:“政府的支持让我们信心倍增,作为桥西区文化产业基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金,促进文化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加快实现创意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桥西区文化产业发展突出产业特色,引导差异化经营;聚焦重点园区,分类有序推进;提升品牌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使“政策有聚焦、管理有创新、产业有发展、园区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新格局日益绽放异彩。
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桥西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抓手之一。在区政府的支持下,河北焦氏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注册了“艺朵”品牌,并申请了新型实用型专利木石结合茶桌,将中国千年茶文化与传统石雕木雕工艺相结合,以省内各城市形象建筑、旅游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作为新产品的定位,生产代表燕赵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的精品,充分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将文化创意产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石家庄百年巧匠木制品有限公司是桥西区重点支持的文化企业之一,该公司在传统的镶嵌、烙画、雕刻和工笔重彩绘画四种工艺的基础上,独创了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俱佳的“木绘拼花”工艺。据了解,该公司的“青花地板系列”目前拥有37项专利技术,多次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中国著名品牌”,荣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
石家庄亚视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投影系列产品和流动数字放映设备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是目前北方地区唯一的电子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已在大屏幕投影显示技术领域及光引擎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深受市场赞誉。目前,“流动数字放映机”已作为广电部“文化共享工程”主流设备,“光机电产业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运作中。
桥西区从给予“硬支持”、拿出“硬举措”入手,带动文化产业规模扩张。先后成立了区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印发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意见》,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市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
近两年,该区有13家文化企业共获得省、市级引导资金1130万元,区级设立的350万元专项资金,已拨付使用100万元,实现了区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零的突破。同时,该区积极搭建文化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平台,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名人分别在现代文献库、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等地召开座谈会,实现了辖区文、科、艺企业的首次合作,达成合作意向3项。政策的给力,创造了文化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创意文化产业项目的蓬勃发展,加快了桥西区“文化强区”的建设步伐,2013年,该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6%,提前两年完成了市委规定5%的目标。
通过培育引进一批文化战略投资者和园区项目,桥西区抢抓机遇有效提升文化产业聚集度。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资本参与”的运作模式下,利用废弃的大安药厂、金鱼油漆厂等闲置场地,打造了“耕香院”等3个文化产业基地,使之成为省会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金鱼文化产业园,独有的燕赵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这里荟萃一堂,如同一个集艺术创作、作品展示、学术交流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艺术部落。正在谋划建设的河北文化创意大厦,则将倾力打造蕞具“冀”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集中展示销售平台。记者了解到,河北文化产品研发创作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围绕艺术品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茶文化、酒吧文化、商贸文化、建筑文化等资源开展文化产品研发,形成全省文化创意研发聚集区。
“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该区将“文旅共赢”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把文化元素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之中,打造创意文化产业的特色品牌和“金字招牌”。随着以洪顺曲艺社、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石家庄民间工艺博物馆为主的南花园民俗文化综合展示区的日趋成熟,在这里,市民可以近距离欣赏相声小品、大鼓评书、快板快书、杂技魔术、民间艺术、戏曲演唱以及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展演等各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该区弘扬民族艺术、传播曲艺文化的一张蕞美名片。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