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38)河北省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38)河北省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
于家村四周青山叠翠,环境优雅,空气清新
于家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的中西部,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自先祖于谦起,繁衍至今已有26代。于氏先人靠勤劳的双手,代代开山凿石,辈辈垒房盖屋,建造了规划有序、工艺奇特、粗犷豪放、独具特色的石头村落。
于家村坐落在太行山麓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村靠山,山为村,绵延起伏的群山俨然是村里的天然屏障。村里人把东西南北四面的山,称为东岭、西垴、南坡、北寨。于家村的四合院各有特色,有的全为石墙瓦房,有的皆为石券窑洞,也有的瓦房窑洞混建。四合院大多为坐北朝南,正房建在三至五级的石台阶上,院落的大小、形状也各不相同,大多用石板铺砌,显得洁净雅致。院内还有石桌、石凳,石槽,小石磨以及石头阶梯,蓄水的石砌井、窖等,比比皆石。
于家村的古旧房屋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明清时期建的瓦房,现仍保存有近千间,青石墙,灰瓦顶,古色古香,雅俗兼备。另一类是石券窑洞,这是当地的特有建筑。窑洞墙宽近一米,用加工的石头垒砌,顶厚一米许,以天然石拱券。石头窑洞就地取材、无梁无柱、左拱右券、结构奇特、坚固耐用、美观大方、墙宽顶厚、冬暖夏凉,实乃民居之精品。
于家石头村是河北省惟一一处古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具有深厚的石头文化底蕴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一个奇特的旅游胜地。
于家村,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直系后裔的发祥地,全村95%以上是于氏家族。在明代成化年间,于谦之长孙于有道从井陉南峪村迁居于此,繁衍至今已24代,400多户,1600多口人。
500年来,于家人以勤劳的双手开山凿石,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石头资源,修成梯田、盖成房屋、雕成石器……营造了一个罕见的石头王国。全村一片石头天地,到处都是石头文化。
于家村“不到村口不见村”,四面环山,四面有门,俨然一座天然城池。村内农居,依高就低,顺势而建,石头瓦房,石头平房,石头窑洞,组成了一个个石头四合院。条条街道乱石铺锦,锃明挂亮,形同碧玉;石头井窖池1000多眼遍及全村,形成了一条新奇的风景线;石堾梯田布满所有山川沟壑,造就了800华里石头堾;原有古碑碣200多通,现尚存禁赌碑、护林碑、村规碑、用水碑等重要古碑碣30多通。村内建有一个50多间房屋的石头博物馆,馆内藏有古石器、古农具、古服饰等展品数百件。
于家石头村,是一部用石头抒写的村落史诗。于家石头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城微水镇西南约十五公里处,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这个石头村在四面环山的洼地,山峦环抱,绿树掩映,不到村头见不到人家。当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走进这个村子,一下就置身于石头的世界: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桥石栏,村路也是古老的石头铺就的。铺路的石头多是青灰色,石质坚硬,岁月的摩擦使石头棱角圆润光亮,但这石路光而不滑,干爽洁静,走在上面,脚下发出轻轻而有韵律的“哒、哒”的声响,这声音让人心中泛起一股宁静、幽远的情思。站在这石头街上,环顾四周,与脚下的石路相连的街、巷、胡同全是青色的石路,路的两旁全是石头房院,随便推开一扇石门,便又会看到一个石头筑造的小天地。
这里的房屋大多是四合院,还有古色古香的四合楼院,沿白色石阶登上石楼,放眼四望,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花花的石房石屋,门与门相对,户与户相连。据介绍,这里房屋建筑规范明确,东西为街,南北为巷,不通为胡同。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总长3700多米,街巷全是青石铺就,街巷串连的石头房屋4000多间。
迎门的影壁墙上,修砌着供奉土地爷的佛龛。
这户人家,进门后的影壁墙,两边造了两个门,很有些特色,类似于过去四合院进门木制影壁的做法,不过中间并没有做上门,而是修砌着佛龛。
村头的清凉阁有过多次重修,都有碑记。
村里的于谦纪念馆,是石头村的一个重要景点,平时锁闭,有游客时,由售票处的工作人员来开门,游览完毕即落锁,
纪念馆比较简陋,布展也不甚专业。这是于谦雕像,估计也是近年的产物。
小小山村,房子依山而建,通道上面是上一层的通道。
这是一片石头的天地,这是一部石头抒写的家族史诗。
这个于家石头村落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居所。500年前,于谦之子隐居井陉南峪村,留有三子:于有道、于东道、于南道兄弟三人。成化年间(约1486年)因生活所迫,于有道携家眷秘密迁居于这旷野深山隐居。当时这里荒无人烟,于家人“与木石居,与鹿逐游”,生活条件十分困乏,其族人以顽强的精神,艰苦创业,开拓生活。他们用石头搭房垒屋,造石具开荒种田,炊饮餐具全部用石头打凿而成。春风秋雨,世事沧桑,于家人在这里依漫山石头,开一方乡土,繁衍生息,由几户人家,发展到一个石头村落。目前,这个石头村已有1600多口人,繁衍至今24代,村里人95%以上是于姓。
于家先祖、民族英雄于谦,曾以石灰为喻,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节操,宁愿粉身碎骨,也要在人间留下清白的品格。
他的后裔用朴实坚贞的石头在荒野深山抒写下不朽的生存史诗。于家石头村,穿越岁月沧桑,存活到今天,这是于家后裔坚韧不拔,代代相传的奋争精神的写照,也是先祖精神风范的遗存。
石头村旅游区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头民俗文化,而且还有茂密的森林地带和天然山洞群。游客到来,可赏五百年石头文化,观八千亩松涛波澜。览白庙山军事要塞,游卧虎山古人洞天。游客到来,可亲身体察这一与众不同、引人入胜的,重峦叠嶂、清幽素朴的山乡即景、农家小院、古村神韵。
由于石头村有着令人折服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又借重于各级领导和各方人士的支持,所以近年来该村获得了“于家石头民俗村”、“石市十大知名村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俗文化村”、“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考察基地”、“石家庄市首批生态文明村”等许多头衔和称号。与此同时也博得了影视界的青睐,中央电视台、中国煤炭部、北京电影制片厂等多家影视单位前来拍摄电影、电视片。
村子里的戏台。笔者所见,在村子里就有三座戏台,应该是过去村子里的社火很是红火。
山村地处太行山东侧,建筑有些与山西建筑相似的风格。
在于家石头村的售票处旁边,建有一个石头博物馆,展览了一些石头村历史介绍、石头制品、农家资料、民俗等等的东西。
上面这件石头雕凿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用途……
注意:来到石头村,购买门票后,工作人员会让你先参观这个小小的博物馆,参观完毕,记得要到售票处喊上工作人员,跟随你去村子的各个景点开门参观。笔者就因为没有理会到购票时人家对我们的叮嘱,从这里出来就沿着石头街自己转去了,随后人家工作人员察觉到我们没有去找他们,才尾随我们追了好远,在我们驻足看观音阁的时候才追上我们,真的很是尽责。至此我们才恍然,明白为什么要再去找他们,否则到了有关景点就要吃闭门羹了。
这件石头雕凿的物件,看不出是什么用途……
风车,用于小麦收割脱粒之用,过去在农村里是常见的,如今基本已经绝迹了。
过去女人缠足时穿的鞋,如今可是极少见到了,难得在这里还能看到,做工精致,保存的还相当好。
小小山村,石头的世界,很有些特色。喜欢古民居的、摄影爱好者、画写生者,在这里都会有收获。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